记录生活,记录美好

时势造英雄,再也不会有像SAP ERP这样的B端企业软件了

年纪大了,就会怀旧,今天写一篇这样的文章,纪念我过去近20年的SAP职业生涯,过去的20年也是SAP的辉煌期间,未来会如何谁也不知道,但能够在过去20年内参与其中,也是一件值得说说的事情,毕竟未来再也不会有像SAP这样的B端产品了。

本文就此简单的聊聊,为什么说再也不会有像SAP ERP这样的B端企业软件诞生了,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

丰富的功能,优秀的架构

现在的很多公司吹牛逼,说搞微服务、搞云,这些其实没那么复杂,但从功能,尤其是架构层面 超越SAP真的很难,毕竟这是SAP几十年的积累,而且这些积累不像C端软件,这些积累基本都是有用的东西。

所以这一点上很难很难被超越,但这一点还并不是最难的,下文中的几点才是更加困难的。

非常开放的平台,连源代码对用户彻底开放的系统

SAP其实有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开放性,一方面预留了很多地方(增强)让用户自己写逻辑,另外一方面,可以认为所有的源代码都是对客户开放的,连最核心的逻辑(如MRP),源代码也是开放的。客户只要本事大,可以修改最核心的逻辑,并且修改核心逻辑时,只要妥善处理,不会影响现有的任何标准功能。我自己就做了好几十个类似的底层逻辑的修改,让SAP支持更多的业务场景,让SAP更加灵活。

现在稍微有点规模的B端企业都在推行SaaS模式,Saas模式下不要说修改底层逻辑了,连源代码了都看不到了。

无论厂商怎么宣传,无论厂商再怎么打造其他工具,如PaaS平台,包括SAP自身的BTP,其背后的玩法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所有的工具、PaaS平台都不太可能让用户对核心逻辑做修改。

系统极为稳定,Bug数量极少

大部分SAP客户的系统都非常稳定,很多客户的SAP系统可能十年内从来不需要重启。SAP系统出现Bug的概率很小,有些ECC的客户,若干年份才发现一个Bug。

15年,SAP刚推出S4时,有几年bug数量多了一点,但其实还是非常非常少的,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,这几年S4的Bug数量也是少见。

背后的原因是这套系统有超过十万的企业、几千万人在使用,使用的企业多了,自然bug都被修复了,而且sap从来没有过真正的推倒重来,所以很少出现“倒车”现场。

这一点在其他软件上却很常见,经常是推倒重来,新版本和老版本完全没关系。这样就导致新版本bug数量多的吓人,新版本刚推出的功能远远不不如老版本,而且还会经常反复的出现bug,同时也造成老版本实际上是无法升级到新版本的。

SAP在过去几十年推出新版本时,一定会考虑到现有客户的资产(系统)能够升级。

未来很少有B端软件能有如此大的客户群体以及经历相当长的时间的考验(修改Bug)。

生态规模大

SAP公司自身有大概10万人,但围绕SAP的生态(咨询、实施、运维公司)大概有50万人。

这带来了很多好处,比如供需旺盛,有些生态不行的B端软件,出了问题,想花钱解决问题,有时候都找不到人,或者只能找到唯一的供应商。

生态好、规模大的一个表现就是SAP行业出版的书籍很多,在我2012年写书的时候,我当时做了一个市场调研,去查看美国亚马逊上出版的SAP书籍数量,如下表所示,平均有上百本SAP的书籍面世,现在的情况应该差不多。

只看国内的情况,SAP的相关书籍也有不少,但其他厂商的B端软件基本都不是这种情况,绝大部分厂商的软件(APS、MES、WMS)你是找不到任何一本书籍,偶尔的几本大概率是当教科书或者是厂商的宣传资料。

也由于人数多,也诞生了很多的微信交流群,虽然大部分情况下,大家聊的都是扯淡,但毕竟有时候还是在聊聊业务方案和技术的。

未来即使能再出现比SAP更优秀的B端产品,但从生态上,再也不可能有如此大规模的生态出现了。

因为时代不一样了,现在的时代,市场竞争非常激烈,空白市场非常小,B端产品的粘性又大,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再诞生一个如此大规模的生态了。

生态多元化

从顶尖的咨询公司到小的咨询公司、外包公司,在SAP的生态圈里面都有一席之地。比如像埃森哲这样的咨询公司,SAP从业者有超过5万人,小的SAP实施公司,可能才10来人。

因为生态多元化,所以行业内有钱的企业可以花钱请好的咨询公司、好的顾问,不是很有钱(不愿意花很多钱)的可以请性价比高的顾问。

大部分国内的B端产品公司,其实是没有生态而言,都是同时负责产品研发+实施交付。

少部分公司,有生态,但只有小生态,给实施公司(代理商)吃的都是边边角角,所以不会有大型的咨询公司参与,最多只是一些面子工程,不成规模,也不成体系。

未来这个情况,更加不乐观,因为未来是属于SaaS时代的, SaaS就是意味着咨询、实施公司能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,生态的规模一定是逐步减少的,更难以多元化。

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,主要做SaaS模式的Salesforce的销售额和SAP差不了太多,但是他的生态规模比SAP少了很多。

小结

每个时代都英雄辈出,相信未来还会有优秀的B端企业出现,但只是很难再出现像SAP这样的产品了,他们的身上可能也不会再有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印记。

本页的评论功能已关闭